提高发展质量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时代主题。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科学探索正在从微观到宇观各个尺度上向纵深拓展,以智能、绿色、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将引发国际产业分工重大调整,创新驱动成为许多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无论是从提供高质量人力资源保障的角度,还是从直接提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服务支撑的角度,都同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难得的历史机遇。
东北大学校长 赵继
从人类发展的历程来看,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教育史,是一部人类知识、技能和智能的迭代成长史。在人类漫长的进化中,曾发生过三次大的教育革命,第一次是以在家庭单位、团体和部落中向他人学习为特征的有组织的学习和必要的教育,第二次是以学校和大学的到来为特征的制度化教育,第三次则是以印刷与世俗化为特征的大众化教育,人类在知识创造和传承中,不断深刻地改变着自身的面貌。教育发展到今天,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为主要特征的个性化教育时代正在到来,它有可能成为第四次教育革命的引爆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可以说,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所在,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中国高等教育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引起特别重视,即需要关注多样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集群发展和智能发展。
一、高等教育需要关注多样发展
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48%,即将迈入普及化阶段。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一般性特征是多样化。我国高等教育需要抓住多样化特征这一关键,使高等教育从同质化转向多样化,从“金字塔”结构转向“五指山”结构,避免模式、类型、层次和治理上的趋同化,强调高等教育体系的多样性、功能的丰富性和体系的健康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年度报告中指出,世界在变,教育也必须做出改变,社会无处不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呼唤着新的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以培养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领军和骨干人才。我们需要以多样、多模、多姿和变革的高等教育形式,来应对变化的世界、变化的科技、变化的产业和各种变化的需求。
未来中国高等教育不仅需要研究型大学,也需要一大批技术创新型大学、文理学院和专门学院;不仅需要传统意义上的大学,也需要跨越国界的世界大学、合作大学、无校园大学、网络延伸大学和袖珍大学等新的大学形态。我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百姓上大学的愿望已基本得到满足,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上好大学和优质教育资源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而要解决这个矛盾,不能仅仅靠“985工程”“211工程”等的扩充,应以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和多元特色的优质教育资源来满足百姓需求,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
教育发展要满足国家现代化对各类人才的需要,满足人全面发展的需要。由于人的能力的多样性、需求的多样性、发展的多样性,就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满足不同需求。只有多样发展才能产生特色,只有在形成特色的基础上,才能体现较高质量和独一无二。多样性和特色是繁荣的特征,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结构是普及化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多姿多彩发展的前提。评价是指挥棒,获取资源的模式和机制是关键,我们的大学不应当被商业机构发布的大学排行榜所过分引导和集体“绑架”,围绕“大学排行”建设不成真正的一流大学,指标意义上的一流大学是功利主义的产物,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是文化意义上的,其所显示的价值不仅仅是“高被引”和漂亮的数据表格,而是对国家对民族乃至对人类的贡献,是英才辈出的群星闪烁。因此,我国高等教育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扎根中国大地,体现中国特色,遵循教育规律,对比国际标准,更加聚焦中心、关注多样、适应普及、鼓励特色,构建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和相配套的评价体系,推动实现多样化发展。
二、高等教育需要关注创新发展
截至2019年,又有140万新的工业机器人投入使用,超过2/3的机器人在汽车、电子/电器行业以及冶金业和机械制造业中作业。事实上,不仅在“可编码的”重复性劳动行业,一些服务业工作岗位也容易受到技术发展的影响,会面临一些职业的洗牌或者有更多的职业岗位被机器人、人工智能所替代。
技术进步给高等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高等教育本身也必须提供对未来工作性质持续变革的适应能力。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显示,虽然全球范围内就业总量在上升,但是这种上升主要是以开拓新的就业岗位的形式来拉动的。可以肯定地说,再过10年乃至20年,在现有所能看到或不能预见到的一些领域,将会出现以目前的认知、定义和概念所不能覆盖的新产业、新科技领域工作岗位,将来在那些岗位上工作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只能是现在的在校生们。问题是我们准备好了吗?出现一个新领域办一个新专业,出现一个新的技术岗位创建一个新的学科,对普通岗位来说,这可以是一种支撑发展的途径,但对培养引领发展的人才来说,仅靠这个模式是不够的,必须以新的思维和路径创建未来引领新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
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教育生产的是未来,高校要准确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要以先进教育思想引领大学教育持续改革,推动知识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构建更加前瞻、富有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力、适应力和就业力。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新技术、新形态、新模式、新产业的需求,推动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由量变到质变,并引领新一代产业革命。世界一流大学纷纷推出自己的教育创新计划,一些国家也在展开以全新理念创建“新概念”大学的探索。教育部全力推动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都是面向未来、引领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下去一定会取得重大进展。
三、高等教育需要关注开放发展
开放与合作是世界高等教育的主题。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联盟、亚太地区教育质量保障组织等非政府组织(NGO)扮演着高等教育开放合作推动者的重要角色。同一高等教育体系内部甚至发展阶段、文化背景不同的高等教育体系之间,交流与合作都更加密切,常青藤联盟、罗素大学联盟、澳洲8校联盟等有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更加深化,尤其是博洛尼亚进程、东盟大学网络、非盟高等教育一体化战略等都在推进着本区域的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国高等教育应当主动地融入世界,加速教育和研究等领域实质性合作进程,参与国际标准、国际规则的制定,在“国际实质等效”认证、质量保障与评价等方面,加强与世界高等教育组织和机构的交流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向世界提供高等教育的中国案例、中国方案,发出高等教育的中国声音。
高等教育应主动打开学校边界、学科边界、知识边界、学习边界、课堂边界,以开放的眼光和姿态,在国际开放合作、产学研融通、协同创新中,实质性推动知识体系创新和开放协同育人,深度推动学科交叉和融合,在学科交叉中培养创新人才。学科发展是在交叉渗透中不断前进的,工业产品是在技术和人文的深度融合中创新和开发的,因此,对科技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必然是综合的、交叉的和全面的。以工业人造物为例,往往核心是技术的,取向是人文的,而表达是艺术的,手机如此、当代的汽车如此、未来的智能机器人特别是服务机器人将更是如此。我们的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全面的开放:国际开放(深度合作),向产业开放(产学研融合),学科间开放(学科交叉),教学形式开放(翻转课堂以及其他更高级的开放形式),教学资源开放(多种教材和教学载体形式),课程开放(翻转和共享),实验室开放(做中学)和管理开放(多种选择)。如实验室开放,现实中很多实验室的门虽然是打开的,但却不是开放的,开门是机械作用,而开放是机制作用,背后涉及许多问题。总之,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放发展必须长期坚持,深入推动。
四、高等教育需要关注集群发展
高等教育集群发展是世界一般规律。从20世纪以来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的案例,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创建世界创新中心和实现区域腾飞的经验来看,高等教育的区域集群化发展是硬实力和软实力提升的重要动力和推手。这可以清晰地从美国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和我国正在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的模式和探索中看到成长足迹和发展脉络。
从世界范围来看,高水平、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发展始终都是同向同行的关系。高等教育需要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通过与国家主体功能区高度匹配,与经济带、城市带、产业链的布局紧密结合,服务国家区域发展的布局规划。高等教育布局也要与国家功能区规划高度耦合,探索构建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模式,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要服从国家主体功能区基础性、协同性、约束性规划,科学定位、互动融合、主动汇聚各方资源,增强造血功能,提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支撑性和引领力。
高等教育集群发展需要畅通创新链和优化结构布局,要打造引领区域发展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移和产业开发的创新链条,将大学的知识优势转化为区域产业优势,实现区域内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高等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协调,实现区域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高等教育集群发展,不仅仅是竞争,更重要的是合作和协同,不是相互之间比拼体量,而是通过集群的交流、整合、互换、合作和共享等方式,产生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效应,解决区域内结构性资源缺陷和每个单体过于求全发展的资源不足问题。
五、高等教育需要关注智能发展
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乃至未来智能机器人,将会在教育领域大量应用。我们看到,当今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公司,有些还发展很快,但多数是以知识传授的普通教育和培训机构为主,高等教育涉及的还很有限。未来人工智能能否真的激发第四次教育革命的到来,真正引领高等教育的变革,不仅仅在于是否能够引发知识总量的快速增长,促进获取知识效率的大幅提高,更在于是否能真正改变大学中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是否能够实现根本的变革,涉及大学内在的一些最根本的深层次问题。世界变得越复杂,机器智能就越多地取代人类的传统角色,人类在生活中需要学习的就更多,知识社会时代不确定性知识反而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高等教育越来越被赋予培养人的想象力和跨学科处理复杂问题的高阶思维能力的重任,帮助人类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挑战。大学要帮助和培养学生提升潜能,优秀的大学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联动乃至灵动,在培养学生的价值取向、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批判精神以及工程伦理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目前机器智能所难以替代的。一名好老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鼓励者、合作者,“教”与“学”关系的根本性转变,才是教育革命到来的主要标志。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学校将可以从学生中获取海量信息,整合学校资源,为教和学的资源配置、教和学关系的转换提供新的空间,特别是提供研习、探究、讨论和创新开放的体验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未来大学物理校园“消失论”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闪耀火花的思想碰撞、富有创新的研讨、充满互动的交流、终身受益的师友圈子,仅靠在线教育是难以担负起来的。大学的发展形式会在人工智能、信息化基础上产生新形态、新空间、新平台,但关键是不仅仅限于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培养“全人”,在于开发人的“潜能”。信息技术应成为高等教育变革的助推器和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高校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教育目标从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创新,教学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学方法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培养模式从“批量生产”转化为“个性定制”,教学场所从相对封闭转化为更加多元和开放。
综上,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新阶段,也正在迎来以普及化为特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的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多样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集群发展和智能发展将为我们提供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借鉴。我们能否把握住新教育革命的历史机遇,关键在于行动,重在改革落实。这不仅需要眼界、胆识和魄力,更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