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将网络占卜定义为“迷信”,可能并无助于遏制其“流行”
2019-10-10 09:32:17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不要以为迷信是老年人的“专利”。近几年,在各种占卜App、网站注册的青年数量激增,以“水逆”为代表的占星术语红极一时。越来越多的彷徨青少年加入互联网占卜的行列。“心理学+塔罗牌”火热出炉的配方声称能够“疗愈你,不再有苦恼”。然而,《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占卜者是心理学在读生或毕业生,有些是广告从业者和编剧。他们从事占卜只是因为“来钱快”。知情人士称,这一行“门槛低,从业者越来越多……有神婆一年‘坑’出一套房”。

不只是从业者来源混乱,看似风生水起的网络占卜行业,可谓鱼龙混杂,不仅充满话术,其背后甚至有诈骗、传销等嫌疑。如在一些大四学生的朋友圈,记者发现了“代理价500元降至299元”“周返点15%”等字眼,以及“一级代理”“二级代理”“三级代理”“先交代理费”等疑似传销的做法;而部分占卜网站、微信链接还安装“后门”程序进行诈骗,或通过微信敛财后跑路。

一定程度上说,互联网时代的占卜热,不过是传统的“老把戏”与互联网语境下的营销话术相结合的产物。诸如“打造完美人设,购买粉丝伪造反馈;说好帮我预测未来,给完钱就人间蒸发”,实质就是以占卜为噱头收割韭菜,这与其他类似的互联网吸金术并无本质区别。当然,在互联网的包装下,它具有更大的迷惑性,尤其是把部分年轻网友发展为自己的拥趸,比如这个群体或许会对传统的“算命先生”嗤之以鼻,但“水逆”“星座”“知识付费”之类的话语,又很容易被接受。更有甚者,一些App还推出“AI面相”“大数据算命”等小程序,于是,本被打入“迷信”之列的占卜,又在种种新概念、新话术的包装下“还魂”,成功吸引年轻人“入套”。

当然,此事的复杂性在于,它不仅是部分年轻人“迷信”这么简单。一方面,一如星座文化在大学生等年轻群体中的流行一样,网络占卜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一种流行的“亚文化”,它可能成为某个群体的标识,在一定的圈子内有着较高的认同度,扮演着“社交符号”的角色。这种特征,决定了要打破这种圈子认同,需要有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交流,比如与其单纯批评年轻人也“迷信”,不若真正了解他们在想什么。这是一些大学社团或者是社会公益组织可以努力的方向。

另一方面,正如专家所说,在当前的社会压力下,年轻人的心理和思想层面,确实需要有正常的减压、疗治渠道。网络占卜未尝不是某种减压缓冲机制缺位下的“代替品”。因此,构建一套普及化的社会心理救助机制,包括开展正常的心理教育,提升年轻个体的心理自愈能力,确实很有必要。

对监管部门和平台来说,有突破法律边界之虞的网络占卜的流行,也应及时纳入到规范管理的范畴,不能等其酿成大的诈骗案或者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之后,才匆忙推出干预机制。像业内人士所指出的,除少数诈骗金额巨大的案例被公安机关“盯上”,其余大部分纠纷少有人管,这种局面就应该终结。

因此,只是将网络占卜定义为“迷信”,可能并无助于遏制其“流行”。它背后所对应的互联网文化背景下所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精神状况,以及种种亚文化衍生背后的社会心理基础,或许更值得关注。

关键词: 网络占卜 心理压力